对于血透患者来说,这里是他们的第二个“家”,走不远,离不开,医护人员不论节假日,风雨无阻,都会在“家”里等着他们,用温暖陪伴着他们。
1月12日,聊城市复退军人医院血液透析中心,玻璃房内几位病人正在接受血液透析。穿过走廊,路过一台透析污水处理器,然后就是血液透析中心主任王保明的办公室。不出门诊的日子,他就在这间办公室里,与中心4名护士、1名医生一起,为血透患者传递生命的希望。
生命在这里延续
“如果没有透析技术,血透患者就不可能拥有如今的生活质量,许多家庭的结果就会不堪设想。”王保明说,血液透析的原理,是一个透析管插入患者的身体后,把血液引向透析机,透析机能够代替肾脏,过滤掉身体血液中的毒素和多余的水分,然后再把血液通过另一根管子送回身体。
到这里来的,除了急慢性肾功能衰竭(即俗称“尿毒症”)患者外,还有药物中毒、难治性心力衰竭患者等。如果没有血液透析技术,这些终末期的肾脏病患者会因为无法排除代谢废物和多余的水分,产生酸碱平衡失调和内环境紊乱,患者会出现头痛、恶心呕吐、贫血、肾性高血压等不适反应。如果坚持每周透析2-3次,能够有效改善生活质量,能够像正常人一样生活。
聊城市复退军人医院血液透析中心建立于2006年,由已是肾内科专家的王保明兼任主任,所有的医务人员都经过严格培训。从当初的2台透析机发展到现在的10台透析机、20个患者,医务人员和患者也建立了深厚的感情。
有一位患者2006年开始来透析,那时他的孩子刚上幼儿园,现在孩子已经上了初中,而他也从青年变成了中年人。目前,聊城市对于透析患者所需费用的报销比例较高,而聊城市复退军人医院还有专项基金对报销后的费用进行再次报销,因此患者经济负担相对没那么重。
由于患者需要定期来透析,所以血液透析中心的医护人员从来没有节假日,而且只要患者需要,即便是深夜,他们也会来开机器。平时,早晨7点,护士就需要来做透析前的准备工作,如清洗机器、准备需要的液体等,7点半就有患者进门了。一次透析需要4个小时,这4小时里,护士工作强度极高,需要时刻关注患者的情况,一旦出现身体情况异常,就呼叫王保明采取措施,如突然的低血压、心衰、心律失常等。下午5点多,等患者陆续离开,他们才能结束一天的工作。
给透析病人最大的安全感
王保明要做的不仅确保患者在透析过程中的安全,一旦透析患者生病,在患者肾功能几乎丧失的情况下如何保证用药疗效,也是王保明的日常工作。
“保护透析患者的健康是个系统工程,大多数透析患者最后都是死于脑血管病,规律透析可以延缓并发症的出现。”但是,很多患者听说自己需要接受透析,心理上无法接受。
王保明就遇到过患者不肯接受现实、拖了一年多才来的情况。每次患者来复查,他都会反复宣讲,让患者明白并发症的严重性。有些患者在开始透析后,可能还能自主排尿,但随着肾功能的丧失,排尿功能消失,这时候就需要更加严格地限制喝水和饮食。他们经常利用患者透析时进行健康教育,还建立了透析群,普及相关知识,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帮助他们建立生活的信心。
与其他器官疾病不一样,许多需要透析的患者并没有出现肾功能丧失的显著症状,有的是因为贫血、高血压或者心衰前来就诊,通过检查发现肌酐较高——这意味着肾脏已经无法完成正常的功能。 王保明建议,如果出现泡沫尿、夜尿突然增多等症状,应该及时到医院检查;如果有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也应该提高警惕。前者可以引发肾小球硬化,后者可能导致出现糖尿病肾病;也有的患者有遗传性肾病,平时也应该注意。
据统计,慢性肾病的发病率在逐年提高,这也意味着越来越多的人可能需要血液透析。从医30余年的王保明说,看着患者通过他的帮助又恢复了正常生活,心里很有成就感。而未来,他希望能够为改善血透患者生活质量、延长其生命长度而继续努力,让更多的患者感受到温暖。(张绪江 王浩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