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院内新闻>详细
首页 > 院内新闻 详情
分享到:
微信
微博
Qzone
回顶部
(鲁网)一位美国老太太的中国心
时间:2013-06-20 | 来源: | 作者:国际和平医院 | 阅读:

  ——追记山东聊城国际和平医院名誉院长、美籍博士牧琳爱女士

  “我是一个美国人,但是我有一颗中国心。”这是山东聊城国际和平医院名誉院长、美籍博士牧琳爱逢人就说的一句中国话。遗憾的是,这颗大爱无疆的“中国心”,于2013年4月28日4点50分,因多脏器功能衰竭永远停止了跳动,享年96岁。牧琳爱逝世后,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大众日报、山东电视台等数十家省内外媒体也进行了报道。

  远渡重洋联谊中美

  牧琳爱(Eunice Moe Brock)女士,美国国籍,1917年8月11日生于中国河北北戴河,不满一岁时随父母在聊城生活,13 岁回美国接受教育。毕业于美国田纳西州范德比尔大学,获博士学位,曾任美国丹佛市儿童医院院长。

  聊城国际和平医院,又名聊城市复退军人医院,是一所地市级优抚综合医院,是聊城市唯一的一所全额优抚医疗卫生事业单位,肩负着全市9个县(市、区)在乡复退军人的医疗康复任务,同时向社会开放。2000 年10月经聊城市政府批准,聘任美籍博士牧琳爱为名誉院长。

  牧琳爱始终眷恋着曾养育她13年的聊城。1992年,75岁的牧琳爱和丈夫来中国旅游,首先来到了聊城。他们参观了医院、学校和工厂。故地重游,天翻地覆的变化,使她更加迷恋承载儿时回忆的这片热土。1998年,丈夫因中风病故后,牧琳爱决定来中国定居。1999年11月她卖掉自己的山林、汽车、别墅,只身来到阳谷县刘庙村及聊城国际和平医院,安家定居。

  为帮助刘庙村农民致富,牧琳爱让美国的亲戚、朋友给她寄来许多有关水果和蔬菜种植的刊物和杂志;她陪同刘庙村委会主任,到山东农业大学,找到植物学院的辛德刚教授,请教怎样从美国引进一些稀有的植物和蔬菜品种。为了改变农村面貌,她向村里捐款6000元,用于购买冬青、月季、龙爪槐等绿化苗木。

  牧琳爱任中美希望小学名誉校长,义务兼任英语老师。在此期间,牧琳爱捐款购买了100台电脑以及音乐和体育器材,建起了微机室、图书馆和音像室。牧林爱的家是孩子们的乐园,备有糖果、玩具。她常和孩子们一起唱歌、跳舞、游戏。圣诞节,牧琳爱买了100公斤糖果,包装成几百份礼物,租赁毛驴车,身穿圣诞老人服装为孩子们送祝福。

  牧林爱的家同时也是老年人的温馨港湾,备有电视、电脑、空调、扑克牌,村里的老人在农闲时候便来闲谈、叙家常。牧琳爱邀请聊城国际和平医院的专家为老人义诊,出资为32位白内障老人进行了复明手术。

  出任院长大爱无疆

  2000年10月,牧琳爱被聘任聊城国际和平医院名誉院长后,数次邀请美国、英国、加拿大等医疗专家来医院讲学、授课,举办了“中国聊城?国际学术交流暨仪器捐赠”活动。牧琳爱出资30万元,为医院购买了电水晶检测、治疗仪。为了改善病人就医环境,她还出资帮助医院修建了仿古长廊、亭阁、假山、小桥。

  14年来,医院每次组织救灾捐款活动,牧琳爱总是带头捐款。2003年“非典”发生时,她向聊城市慈善总会一次捐款5000元,2005年东南亚发生大地震海啸时,她通过聊城慈善协会捐款2000元。2008年汶川发生大地震时,捐款1800元……她大爱无疆的国际主义精神和对中国人民的深厚感情让人动容。

  14年来,她定期举办英语角,医院的医护人员、聊城大学的学生、留学生、附近的初中生、高中生经常在她的住宅和办公室,利用夜晚和节假日学习英语。

  牧琳爱利用她所学的护理专业知识与技术,与美国的护理理念,对医院护理工作进行理论与业务培训,手把手地示范刚参加工作的年轻护士。

  她常常深入到病房,和病人亲切交谈。在产科她示范产妇如何母乳喂养、亲手抱起啼哭的新生儿、唱起摇篮曲。她的言传身教,使全院医护工作人员树立起了以病人为中心的良好医德,密切了医患关系。

  牧琳爱一生酷爱读书学习,病故前刚刚完成30 万字的《探索精神与物质的和谐世界观》一书的手稿。14年来,她倡导严谨的学风,无数次为医护人员修改论文,同时资助医院工作人员前往国外进修学习,为聊城国际和平医院办成学习型、知识型医院贡献了力量。

  聊城市委书记林峰海在参加牧琳爱追悼会时动情地说:“在我任聊城市市长时,老人找到我办公室,反映27位职工下岗问题。后来市长办公会研究决定,授予她‘聊城市荣誉市民’称号。”

  牧琳爱在88岁高龄之际,征得亲属的同意,立下遗嘱,去世后捐献眼角膜,并将遗体捐赠给红十字会做成标本,供医学科学事业研究。牧琳爱逝世后,聊城市委书记、市长,聊城国际和平医院院长及数百名医护人员,含泪目送这位“美国人,中国心”的伟大女士……

  德医双馨万古流芳

  牧琳爱的事迹感动了聊城,感动了山东也感动了中国。1999年以来,全国各大媒体如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大众日报、中国日报、齐鲁晚报等多家报纸和网站报道了她的事迹。2007年,中宣部批示在全国各地开展向牧琳爱学习的决定。2007年5月,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百姓记事》对她进行了专访,2007年8月11日,在她90 岁寿辰时,愉快地接受了中央电视台“面对面”栏目的采访,表达了她想终生留在中国的愿望。2009年7月24日,她作为山东省首位“特殊人才”,获得了中国“绿卡”,成为山东省首位因“特殊人才”事由获得我国永久居留资格的外国友人,实现了一生梦想。

  牧琳爱还先后荣获“山东慈善大使”、“中华慈善大使”、“2006年感动山东十大人物”等荣誉、“感动中国十大新闻人物”候选人、“山东十大新闻人物”等荣誉称号。2009年5月11日,山东省民政厅授予她“最具爱心行为楷模奖”。

  牧琳爱病故后,聊城国际和平医院按照当地风俗设立灵堂,供社会各界追思,将她生前曾住过14年的住宅设立为牧琳爱故居,把她宽敞明亮的办公室设立为牧琳爱纪念馆,在院前设立牧琳爱雕像,在聊城公墓设立遗物冢,石碑镌刻“聊城国际和平医院名誉院长牧琳爱女士之墓”,在互联网上设立牧琳爱纪念馆,报请上级批准,院名增挂“牧琳爱中美友好医院”,以志永远纪念。

  13岁时的牧琳爱在中国这方热土,种下了梦想的种子。而这方热土,在牧琳爱晚年的15个春秋,收获了一个美国人的赤诚之心、不朽之心、一颗“中国心”。(张绪江 索晶玉 王浩庆)

    来源:中国社会报 2013-05-27 第一版 倒头条

网址:http://liaocheng.sdnews.com.cn/lcrw/201306/t20130620_12516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