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院内新闻>详细
首页 > 院内新闻 详情
分享到:
微信
微博
Qzone
回顶部
(聊城日报)用爱铸就生命的分量——追记美国老人牧琳爱的“中国梦”(连载三)
时间:2013-10-11 | 来源: | 作者:国际和平医院 | 阅读:

2007年8月11日,牧琳爱高兴地向前来祝寿的村民介绍她的家庭花园。

牧琳爱逝世后,许多聊城市民来到追悼会现场,向牧琳爱的遗体告别。

  ■曹天伟

  对需要帮助的人,她十分慷慨,但对自己,她却从不多花一分钱。在刘庙村的好友李道成说,她非常节约,一粒米饭、一点菜也不肯浪费,平时买东西找零的每一毛钱都要认真储存起来,为村里的孩子们买零食。曾经在阳谷县城经营餐馆的任保凤说,她每次到餐馆吃饭,哪怕剩下一口饭也要打包带走,在她的影响下,许多顾客也纷纷打包。一位采访过牧琳爱的记者说,第一次采访她时,老太太穿着一件粉红色的毛衣,两年后再相见,她还是穿着那件已经很旧的粉红毛衣。

  因为在中国慈善事业中做出的突出贡献,牧琳爱被越来越多的中国人所熟知、所喜爱,她的感人故事在山东大地乃至全国都引起很大反响。2006年5月,牧琳爱应山东省慈善总会邀请参加了“2006年齐鲁慈善之光文艺晚会”,并被授予“山东慈善大使”称号;同年6月底,她被邀请到北京人民大会堂参加2006中国公益事业发展大会,并被授予“中华慈善大使”称号。2007年初,她又先后当选“2006年山东年度十大新闻人物”“2006感动山东十大人物”和“感动2006中国十大真情故事人物”,被山东省政府、山东省人事厅授予“齐鲁友谊奖”,被山东省民政厅授予“山东慈善奖”最具爱心慈善行为楷模称号。

  在“感动山东十大人物”颁奖典礼上,主办方这样描述牧琳爱:“一位89岁的美国老人,倾其所有,试图改变一个乡村贫困落后的现状。她热情善良,真诚执着,她把爱心倾注,把温暖传播。这是异乡,也是故乡。她是我们的朋友,更是我们的亲人。”牧琳爱对人们给予她的荣誉十分感谢,但她并没有领取奖金,而是委托一家媒体把那笔奖金捐给更需要帮助的人。她说:“我不需要这些钱,我想把它捐给别人,那些真正需要帮助的人。”

  2009年7月24日,对牧琳爱来说是个永生难忘的日子。当时已经88岁的她,在这一天被山东省授予中国“绿卡”,获得永久居住权。拥有中国“绿卡”一直是牧琳爱的夙愿,在此之前,由于要办理签证,她每年都要回国一次。后来她不想回去了,因为她要做的事情还很多,她要把节省下来的费用用于慈善事业。“我很希望能有一张‘绿卡’,可以让我一直住在中国。”2007年8月11日,牧琳爱在接受中央电视台采访时,表达了想终生留在中国的迫切愿望。了解到这一情况后,聊城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处积极组织材料,推荐牧琳爱以“特殊人才”的身份申请永久居留资格。经过相关工作程序,公安部向牧琳爱审批签发了中国“绿卡”。这位热心慈善的美国老人,这位中美两国人民间的友好使者,成为山东省首位因“特殊人才”事由获得中国永久居留资格的外国友人,也成为聊城市首位获得中国永久居留资格的外国人。在聊城市公安局一间会议室里,牧琳爱用颤抖的双手接过外国人永久居留证,幸福的脸庞像花儿般绽放:“在内心深处,我能感受到你们的温暖,你们的爱心。感谢你们每个人为我所做的一切!”

  这就是牧琳爱,付出很多,却从不求回报。一位网友在自己的博客中这样写道:什么样的人生才能更有意义?我想,当夜深人静、当我们抚今追昔思考人生更深层次追求的时候,我们总可以发出类似的声音。而牧琳爱这位美国老人用自己的行动告诉了我们一切所谓人生的意义,不是慷慨激昂的口号,而是脚踏实地、心无二用和虔诚!

  中国巨变令我吃惊

  “中国发展很快,和我小时候的记忆完全不同了。这里的农村通了公路,用上了自来水,有了可靠的电源,实行了九年制义务教育,免除了农业税,农民人人都用上了手机,家家都有了自己的电动车,人们的生活环境有了很大改善……”

  夜已经很深了,牧琳爱还在向远方的亲人写着邮件。“让美国人了解中国,让中国人了解美国,加深友谊、共发展、共分享”,是牧琳爱多年的心愿。十多年来,她写给远在美国的亲人朋友上百封书信,向他们介绍中国发生的巨大变化。

  在牧琳爱儿时的记忆里,中国农村的路泥泞难走,现在早被宽敞漂亮的水泥路取代了。她在来中国后写的第一封信里这样描述:“刘庙村有好几条水泥路都拓宽了,有条很宽的主路周围种满了灌木和树。我想其他的村子也是这样的。中国政府做了很多努力,来改善农村的交通设施,帮助穷人,这是非常温暖的政策。”

  2002年,牧琳爱捐资3万美元为刘庙村小学建起了微机室,但由于供电不稳定,电脑经常用不了。两个月后,政府投资400万元,改造了5000米线路,还装了宽带。电脑能用了,牧琳爱也用电子邮件代替了邮寄信件。在信中,牧琳爱说:“我很高兴有了可靠的电源,更高兴的是以后不会再因为电脑突然断电或关机而重新写信了。”

  邻居张桂兰告诉牧琳爱,自己拿到了政府报销的第一笔医药费。牧琳爱又给家人写了一封信:“村里朋友告诉我,今年5月,她们参加了合作医疗,每个人一年只要交10元钱,政府就可以给她们支付一半的医药费。这个在医疗领域的巨大飞跃让我非常高兴。”“我不敢相信这是中国的农村,平整的水泥街道、整齐划一的院落,农户家家有彩电,室内陈设干净利索。”“这里的农民特别忙碌,好像每个人都有做不完的事情。他们的经济意识很强,很多人都进工厂做工,还有些人当起了小老板,成为商人。每天看到村民们匆匆忙忙的身影,我感觉不是来到了农村,更不可能是中国的农村,但这是事实。”“中国政府不再向农民收农业税了,农村义务教育的学杂费也全部免除了,这是一个伟大的举措。”“现在,走在聊城的大街上,看到路边的鲜花和绿地,仰视着高楼大厦,看着穿着漂亮衣服的市民从身边走过,我不敢相信这就是我记忆中的聊城,这就是中国,她太神奇了!”

  ……

  一封封信件,带着牧琳爱的喜悦和自豪,不断飞向地球另一端的美国。

  2005年,牧琳爱回美国探亲,她所在的协会邀请她做报告。在一个多小时的报告中,她动情地讲述自己在中国所受到的热情待遇,讲述中国发生的种种变化。“中国的政府为我找到了一处十分漂亮的乡村,让我定居下来。那里的道路两边是各种各样的果树和鲜花,村里还有一个美丽的湖。”“那里的村民们对我很好,在他们的节日里会给我送来新衣服和布鸽子。”“中国农村的城市化进程发展很快,许多农民去城镇经商,有的还在城市买了房子。”“人们的体魄更健壮了,穿的衣服更漂亮了,私人轿车也越来越多了”……听众被牧琳爱的讲述深深吸引了,报告结束后,又拉住她问了一个多小时的问题。

  牧琳爱看到了经济发展给人民生活带来的巨变,更时刻关注着中国政府在开发新能源、保护环境方面所做的努力。农民用上了沼气让她快乐,去新疆旅游时看到风力发电厂令她欣喜,得知聊城也有了生物发电厂,更让她感到十分自豪。她在给山东省委书记姜异康的信中这样写道:“让我感到自豪的是在您的领导下,山东省正在发展风能、太阳能、沼气等清洁能源,帮助我们打造一个高水平的、无污染的、健康的生活环境。”

  在中国期间,牧琳爱和聊城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林峰海成了好朋友。阳谷有一家农产品加工企业,因受金融危机影响,在发展中遇到很大困难,27名工人面临下岗。牧琳爱找到当时任聊城市市长的林峰海,请求他帮助这家企业解决困难,林峰海被她的热心所感动,欣然应允。后来,这家企业的27名工人不但没有下岗,而且企业发展得越来越好。每到老人节、春节,林峰海经常去探望牧琳爱,并询问她有什么困难需要帮助,牧琳爱都坚持自己能做的事情自己做。

  牧琳爱认为,和平是一切幸福的源泉,她希望这个世界变得更加和谐,人们能生活得更加充满意义。作为美中友好协会成员,她积极致力于发展中美友谊事业。特别是在中国生活期间,她十分赞赏中国政府的和平外交政策,2002年,她发起组织百万人签名,为时任中国国家主席江泽民申请诺贝尔国际和平奖。她把反映中国在和平环境中前进、积极致力于建立国际和平外交等做的不懈努力的各种报道,都寄给了挪威诺贝尔和平奖组委会6位委员;她向中共中央政治局的几位常委发去了信函,请求他们与自己一起努力为江泽民同志共同申请诺贝尔国际和平奖;她还给中国的100多所高等院校发去了共同为江泽民同志申请和平奖的信函。有人劝她,这项工程太艰巨了,她说:“我热爱和平,我希望全世界能成为一家人,更希望能为中国人做一点事情。”

  在人生的最后几年,牧琳爱还写了一本30多万字的书,专门有一部分介绍中国。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编辑闫丽说:“这本书快翻译完了,争取尽快出版,为促进中美友谊做贡献。”

  惬意的乡村生活

  生活的本意是爱,谁不会爱,谁就不能理解生活。

  漫步在刘庙村的土地上,牧琳爱好像回到了自己的故乡。踩在丰收过后的田野里,她有种特别的满足和轻盈。看着农家袅袅炊烟在老树后面逶迤飘散,她感到十分惬意。这里的街道两旁,种着梨树、枣树、柿子树、核桃树,还有郁金香、水仙花、蝴蝶花……每到夏秋时节,这里的果子挂满枝头,花儿争奇斗艳,像是一处世外桃源。这,饱含着牧琳爱对生活的无限热爱。正是有了这份对生活的热爱,她才更爱脚下的这片土地,以及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

  画画、种花,是牧琳爱生活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她用一周的时间,在自家院墙上亲手绘就了大幅壁画,让大自然的美丽盛开在墙壁上。窗子的旁边是她亲自设计的假山,一按按钮,就有一道瀑布喷涌而下。院子里种满了让人眼花缭乱的花草,有从美国、法国、英国引进的水仙、太空莲,也有本地的月季、菊花、美人蕉等,散发出诱人的清香。被牧琳爱家的美丽景色所吸引,很多村民和小孩子喜欢来这里,在假山瀑布前拍照片。这时,她会热情地为大家拍照,并通过家里的电脑彩色打印机把照片打印出来送给他们。牧琳爱自豪地说:“我在美国可是得过花园奖的!”

  在刘庙村,牧琳爱很快就习惯了中国式的农家生活,她自己下地种菜,并且乐此不疲。村里废弃的园子,成了她的大花园。村民们还记得,有一年秋天,这个80多岁的美国老太太自己拿着电锯电钻在这里筑起篱笆、建造花房,兴奋地骑着三轮车来回拉木料,一直持续了两个多月的时间。那时的她,不像个耄耋老人,倒像个年轻的小伙子。

  牧琳爱的花匠于怀青说,她做什么事都喜欢自己动手,来回驮竹竿和塑料管,电钻、电刨子也都操作得很熟练,两个多月就建起一处小型的花房。在花房里,她种上菊花、杜鹃,还有从国外订购的一些花种,种类多得数都数不过来。等花儿长到差不多高了,她会非常细心地把它们移栽到花盆里。干活的时候,她总是乐呵呵地,好像永远也不累。

  牧琳爱热爱花草,也喜欢和大伙分享她的成果。她的花房建成后,许多刘庙村民和附近村的农民到这里赏花、要花,牧琳爱总是非常热情地接待客人。只要人们提出请求,不管是认识的还是不认识的,她都会免费送给他们。到牧琳爱离开刘庙村时,她的2000多盆花卉已经只剩下不到100盆了。不仅如此,她还主动捐资为村里建设果园、购买花种。在她的带动下,刘庙村的许多户人家都在庭院里种上了花草树木,刘庙成了让外村人羡慕不已的“大花园”。

  因为爱花,牧琳爱和阳谷县十五里园镇杨庙村的花农杨本贵结下了深厚友谊。2004年的一天,牧琳爱在阳谷县城逛街时看中了杨本贵很在意的一盆“牡丹莲”,出1000元钱要买。杨本贵没要她的钱,说:“送给您啦,您喜欢花,随时来搬就行。”两人很快成了朋友,牧琳爱经常给杨本贵送来美国的花种,并从美国买来养花的书籍,让杨本贵参考。在她的帮助下,杨本贵种活了40多种美国荷花,单瓣、重瓣的都有,十分漂亮。后来,杨本贵的妻子患重病,手术费用高,牧琳爱帮助联系医院,并给予资助。妻子去世后,杨本贵情绪低落,不想养花了,又是牧琳爱鼓励他走出低谷。

  牧琳爱喜欢创新,喜欢自我挑战。当遇到难题的时候,她总是积极乐观地面对,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去解决。

  刚到刘庙村,牧琳爱就遇到了大麻烦,农村的旱厕让她很不习惯。于是,她告诉村里的干部,自己需要一把椅子。很快,村干部为她准备了一把带洞的椅子。椅子洞正好与厕所坑对应,只是太高了,她就从村民那里借来锯子,一直锯呀锯呀,最后终于合适了。就这样,牧琳爱家里有了全村第一个“坐便器”,这让她感到非常自豪。

  牧琳爱对生活的积极态度,以及她的一件件“杰作”,让刘庙村的人们眼界大开。她成了这个村里“奶奶级”的发明家。

  不分国籍与种族,劳动的汗水最能融合人心,最能凝聚感情。多年来,她和村民们相处得十分融洽。牧琳爱喜欢养猫,有一天,她的猫偷吃了邻居家的肉,得知这件事后,她就提出给邻居家一些赔偿,邻居说不要,但她坚持留下了钱。又有一次,她的猫偷吃了村民的小鸡。这一次,牧琳爱感到不能再让这只猫给大家带来烦恼了,虽然十分舍不得,她还是把猫送给了邻村的一位村民。

  来自大洋彼岸的牧琳爱,十分喜欢中国传统文化、风土人情,也十分乐意融入到当地人的生活中。平时不太喜欢动手做饭的她,包起饺子来却特别开心,与邻居一起包饺子、吃饺子总会带给她很多乐趣。每年春节,她都和当地村民一样贴对联,还包一些水饺分给大家吃。在刘庙村周边的集市上,人们经常能看到一位美国老太太的身影。农村有结婚的,她也爱去“凑热闹”,并为新人送上自己的祝福。大家也给她送来不少礼物,其中,中国朋友送的两枚戒指成了她的最爱,一枚上面刻着一个繁体的“寿”字,另一枚是典型的中国装饰图案。刘庙村成了牧琳爱真正的家园。

  牧琳爱来到中国后的每一个生日,都是和村里的邻居们、聊城国际和平医院的员工们一起度过的。2007年8月11日,听说这位美国老太太要过90岁生日,大家纷纷前来祝贺,刘庙村像过年一样热闹。一位村民还当场拿出绝活儿,用玉米面在红布上撒出了特别的生日贺词。

  2011年,牧琳爱的生日更是过了好几天。这一年8月9日上午,牧琳爱回到刘庙村,村里的几位老朋友来看望她,为她祝贺生日。一位92岁的老太太送给牧琳爱6只手工做的布鸽子,牧琳爱爱不释手,回家就挂在客厅里。中午,在村民宋世良家,大家为牧琳爱举行了一场热闹的生日家宴。下午,她又来到阳谷县高庙王乡苦水王村,看望村幼儿园的孩子们。幼儿园买了一个大蛋糕,牧琳爱和30多个孩子一起唱起了快乐的生日歌。8月10日晚上,经常参加牧琳爱所办的“英语角”的几位年轻人来到牧琳爱家,带着鲜花、蛋糕,为老人祝寿。8月11日这一天,又有不少朋友带着鲜花、蛋糕去看望她,客厅里芬芳四溢。

  每一天,牧琳爱都把自己的生活安排得满满当当。白天,她喜欢坐在孩子们中间,与孩子们一起学习、做游戏。回到家,忙着打理从国外订购的花草,把院子侍弄成一个花园。晚上,她经常要在互联网上“泡”好几个小时,与国外的朋友交流,劝说朋友们都来关心和资助中国落后地区的孩子们。

  牧琳爱喜欢科学、生态学,喜欢探索未知的世界,喜欢很多前沿、尖端的科技知识,认为这些知识能给人类带来更美好的生活。在她的理想世界里,西红柿可以长成大树,一株玉米可以结出十几个穗,一切体力劳动都由机器人完成,人们得以从繁重的劳动中解脱出来,自由自在地享受生活,发展人类的精神文明。在90岁的时候,牧琳爱还为自己制订了三个宏伟计划:完成她的书,引进新型的药物,把生物反馈疗法引进到中国。面对别人的疑问,她总是说,我还有很多的事情要做,我希望能工作到生命中的最后一刻。

  一个人感动一个国家

  叶落归根是绿叶对根的情意,船泊港湾是船对港湾的依恋。所以,她把这里作为百年之后的归宿,在常人看来是多么的不可理解,而她却毅然决然。

  牧琳爱的身体越来越虚弱了。她的保健大夫、聊城国际和平医院内一科主任郝爱华告诉记者,牧琳爱患有慢性支气管炎和冠心病,特别是感冒后经常出现咳嗽、咳痰、气短,这对老年人是非常危险的。2009年,在翻译王玉清等人的劝说下,牧琳爱终于同意搬到医院为她提供的小院定居,以便在需要时及时得到治疗。这一年7月28日,她回到位于刘庙村的家,将家中价值3万多元的家具、空调、冰柜等悉数捐赠给了莘县爱华慈善托老院。“您要走了,俺心里真是松得慌!”村民于秋兰老人拉着牧琳爱的手,眼圈不禁红了。

  在医院定居后,牧琳爱需要定期到病房输液治疗。在这里,她和病人聊天、谈笑,鼓励他们勇敢面对疾病,彼此成了很好的朋友。一次,一家媒体的记者要来采访牧琳爱,医院里打算为她安排一个单间,但牧琳爱坚决不同意,她要和病友们“打成一片”。无奈之下,医院工作人员急中生智:“院长,您在这接受采访会影响其他人休息,这样很不好。”最后,牧琳爱同意到单间接受采访,但她同时要求,采访结束后要马上搬回普通病房来。

  对待死亡,牧琳爱十分坦然。早在来中国之前,她就和丈夫约定,去世之后把遗体捐献给医疗机构做科学研究。2005年2月16日,她在聊城市红十字会填写了遗体捐献登记表,志愿捐献全部器官用于救助需要帮助的人。她说:“去世后遗体对我来说没有什么用了。或许我的身体太老啦,不过他们可以用我的眼角膜,帮助其他人恢复视力,我的身体也可以做成标本,让科学家做研究用。运输遗体的费用由我来支付,这些都写在我的遗嘱上了。”担心事后被人忘记,她就把那个小标志贴在了自己的护照上。

  2013年4月28日凌晨4时50分,因冠心病导致多脏器功能衰竭,一颗永远充满着爱与温情的心脏骤然停止了跳动。牧琳爱,这位跨越太平洋的爱心使者,安详地走完了她96年的人生历程,也把对中国的无限眷恋永远刻在自己的生命中。

  噩耗传来,举城悲痛。一个个浸满泪水的人儿,从四面八方赶来见牧琳爱最后一面。聚集了300多人的聊城殡仪馆内素花环绕,哀乐低回,摆满大厅的花圈寄托着对美国老人的无限哀思。在如泣如诉的哀乐声中,人们依次来到牧琳爱的灵柩前,肃立默哀,向灵柩三鞠躬,然后缓缓绕行一周,向这位中美友谊的民间使者、聊城人民的好朋友作最后道别。

  她的“老家”刘庙村的乡亲们赶来了,“这些年她给村里做了数不清的好事,大伙都把她看成自家人。她走得太快了,多希望能再和她搭邻居啊。”

  每年都会收到圣诞礼物的刘庙小学学生钱英俊来了,“牧琳爱老奶奶以后再也不能和我们一起过圣诞节了,我们心里都很难过,我们舍不得她走。”

  她儿时伙伴周仁杰的女儿周保玲赶来了,“牧老定居聊城后,我每隔半个月一个月就去看她一次。从第一次见面起,就把她当亲人看,她就是我的亲姑姑。”

  她的生前好友寿张中心敬老院院长贾秀兰赶来了,“10多年了,每年老人节她都到敬老院探望,每次都给孤寡老人带去很多东西。她走的那天,院里30多名孤寡老人个个放声大哭。”

  曾经向她学习医学知识的聊城国际和平医院儿科医生聂军华赶来了,“我们这儿有一种说法,刚出生的孩子穿老人的衣服沾沾喜气好。我自己生孩子时还专门借老人的衣服包过,她当时很高兴地脱下了自己的外套。”

  曾经在她的“英语角”学习的山东大学大四学生王丹阳赶来了,“我现在是一名大学生,还不能为老人做什么事,但是她大爱的精神一直影响着我,我会一直传递下去。”

  曾经接受她捐赠的莘县爱华托老院负责人崔兆明赶来了,“她对我们非常慷慨,自己的生活却很节俭,女儿送她的一件棉袄她穿了好多年。我会坚持把她奉献一生的慈善事业做下去。”

  更多素昧平生的人也赶来了,“一个美国人,却把自己的一切都献给了这里。我们在崇敬之余,更应该学习她的大爱精神。”

  ……

  遗体告别仪式结束后,按照牧琳爱生前遗愿,她的角膜捐献给山东省红十字会供人体器官移植;除角膜外,她的遗体捐献给力明科技职业医学院以供教学、科研使用。这位可爱的美国老人,用这种方式,让爱心继续传递,也圆了自己的“中国梦”。

  “她是一位热爱生活的伟大母亲,她完美地走到了生命的尽头,感受到了丰富多彩的生活。”牧琳爱的女儿西尔维娅在遗体告别仪式上说,牧琳爱虽是一个美国人,却有一颗中国心,她在生命的最后阶段,把深爱洒在了山东这片土地上。

  她走了,但人们不会将她忘记。聊城市政府决定,将牧琳爱在刘庙村的故居永久保留下来,并在她曾经奉献过的医院建造一座雕塑,以便人们缅怀她;聊城国际和平医院邀请她的女儿西尔维娅代替母亲担任名誉院长,把老人的这份爱继续传递下去;山东力明科技职业学院表示,将对老人的遗体进行保存处理,做成标本作为医学研究使用,同时供人们瞻仰……

  最后,请允许我借用著名作家席慕容的一句话结束她的感人故事吧:“每一朵花,只能开一次,只能享受一个季节的热烈的或者温柔的生命。我们又何尝不一样?我们只能来一次,只能有一个名字。而你,你要怎样地过你这一生呢?你要怎样地来写你这个名字呢?” (全文完)

 

  牧琳爱,英文名EuniceMoeBrock,女,美国人,1917年8月11日生于中国河北秦皇岛。出生后不久随父母迁至山东聊城,与当地人民结下了深厚的感情。13岁回到美国。1999年9月,82岁高龄的牧琳爱只身回到中国,定居山东省聊城市阳谷县刘庙村。她积极投身慈善事业,为当地群众捐资助学、修路植树、免费义诊,成为传播中美友谊的民间大使。2013年4月28日凌晨,牧琳爱因病去世,享年96岁。

  为弘扬牧琳爱女士跨越国籍和种族的大爱,近日,《一位美国老人的中国情》一书应运而生。该书由人民日报出版社出版,市委常委、宣传部长赵庆忠任主编,收录了近年来中央、省、市各级媒体对牧琳爱感人事迹的宣传报道。

  本报记者专门撰写了报告文学 《用爱铸就生命的分量》,介绍牧琳爱女士不平凡的一生,收录在书内的传记篇,并分三部分在本版连载,这是国内媒体的首次刊发,意义深远。

  网址:http://lcrb.lcxw.cn:8088/shtml/lcrb/20131011/vC4.shtml